#osxchat blog

2005/01/14

再談MacOS X上的藏文輸入—MacUIM提供的藏文輸入法 *爆*

作者: zonble

也不知道是因為幾個跟藏文輸入相關的網站都沒有更新資料,或是我自己之前就看露了眼,不過之前真的沒有看到有人有提到這件事情。

其實在日本人的自由軟體輸入法計畫—MacUIM計畫中,其實就已經包含了一套Unicode藏文輸入法。您只需要在安裝了MacUIM之後,然後將輸入法切換到「m17n-bo-wylie」即可。也就是,藏文本身就包含在m17n計畫中,UIM支援m17n,而MacUIM是UIM的MacOS X版,根據邏輯上的遞移率,MacOS X上就有藏文輸入了。

MacUIM 的藏文輸入

其實想想,既然MacUIM就已經做好了,那我還花力氣搞藏文輸入幹麼?呵呵。

MacUIM所提供的藏文輸入法是Wylie鍵盤,也是我目前所看到相當通用的藏文輸入法之一,而就我這個月來做的一點功課,我想,大概目前的藏文輸入法,可以分成三個系統。

一種是將藏文全部羅馬拼音化之後,從羅馬拼音轉換回藏文,這種藏文輸入方式就是以Wylie為代表,例如當你打k的時候,就會出現ཀ(ka),打下kh之後,就會打出ཁ(kha,意思應該是ka的長音),打下s就會出現ས,要打ཤ就是輸入sh,而所有的組合字的狀況,就是在輸入這個組合字在轉換成羅馬拼音之後的結果,或使用+連結,例如使用「kh+kh」或「s+r+y」輸入。在這裡,可以看到Wylie鍵盤的詳盡說明,目前也有在Windows平台上的Keyman架構下的版本。

另外一種就是,所有的母音或子音都是用一個按鍵代表,不會有輸入「kh」才能夠組合出一個子音的狀況,而如果是加在第一個子音下的輔助音,就是另外再按下一些如Shift、Control或Option之類的按鈕組合。這種輸入法包括Dzongkha鍵盤、以及日本大谷大學的Tibetan Language Kit,都是這樣的設計。

而在送出按鍵時,輸出的結果就只回應這個按鍵的事件,所以,您可以在沒有第一個子音的情況下,就輸入在Unicode中U+0F90開始的、各種會不斷往下疊的輔助音。

第三種就是基本上一字一個按鍵,但是會需要使用特殊的組字按鍵,在按下這個組字按鍵之後,才會進入到組合字狀態中,在組合字狀態下,第一個輸入的子音會保持在原來的位置,接下來輸入的子音,就會不斷往下重疊,最後以母音或附加音結束。這種藏文輸入包括Sambhota Keymap One、Sambhota Keymap Two、TCC(Tibetan Computer Company) Keyboard #1 以及 TCC Keyboard #2,這也是目前 OpenVanilla 藏文所支援的輸入方式。

所以,就先前提到的java藏文編輯器JSKAD所支援的四種藏文輸入方式來看,其實在MacOS X上的Unicode輸入環境,也都已經全都有了,MacUIM提供了Wylie,而OpenVanilla提供了其他幾種鍵盤,而OpenVanilla藏文,也算是把在MacOS X上的藏文輸入方式補齊。

而我之前還有想過是否要做一個Wylie鍵盤,現在看來實在沒什麼必要。而上個月底開始OpenVanilla藏文是先從Sambhota Keymap One著手,原因是Ruyi的需要,我在想,如果Ruyi跟我提的是先做Wylie,那可能我就真的做白工了。

標籤: , ,

1 篇留言:

  • 剛才按錯地方,本來想留言的結果弄成寄信,不好意思。
    「打下kh之後,就會打出ཁ(kha,意思應該是ka的長音),」
    這裡似乎有點毛病。「kha」意思應該不是「ka」的長音,而是「ka」的吐氣音。「ka」本身有點像「尬」(尷尬的尬),而「kha」則有點像「喀」吧。我比較不懂的是,「帶氣音低調」的所謂「ga」ག聽起來倒像是「ㄎㄚˊ」(不是那種升調的感覺,但對比起來有點像「二聲」就是了),感覺上不像是有聲無氣,卻用了有聲音的符號「g」。當然如果說符號是人定的(就像漢拼把有聲音的塞暴音拿來充作無聲無氣以對立於無聲有氣),那也只能說背就是了。

    作者: Anonymous 匿名 發表時間: 1/15/2005 11:16:00 下午  

張貼留言

? 回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