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osxchat blog

2004/12/15

這,也未免太大了吧

作者: lukhnos

一開始先是 gugod 找到的奇怪桌面快照,然後偶然在 Adium 網頁上發現這個好笑的 extra add-on ,裝起來之後,隨便找個人開對話窗,打 /magnify{480} 這個指令, (最大值可到 512, 對方不會看到你打的指令) , 然後把滑鼠游標移到 dock 上...

這,也未免太大了吧。

2004/12/14

如何用 VLC 掛上 *.srt 字幕檔案

作者: Mengjuei Hsieh

首先我會把 srt 字幕檔案盡量轉換成 UTF8 格式,我的方法是利用 SubEthaEdit (SEE) 這個編輯器,在這張圖示範的是將 *.srt 拖曳到 SEE 圖示上以便用 SEE 打開它。

更動檔案編碼/Encoding,例如這裡原來是BIG5 HKSCS 編碼,我要轉成 UTF8。

確認轉換/conversion。

轉換到了 UTF8 編碼。

然後要確定使用了能夠包含字幕可能會出現的文字的 utf8 字形。

載入 avi 檔案。

載入 avi 檔案。

選定 "Load subtitles file:" 然後按 "Settings..."

VLC 就會載入 *.srt 字幕。

字幕出現了。

如果沒出現,記得檢查這裡。

Firefox 1.0 的亂碼現象

作者: gugod

有在 Mac 上使用 Firefox 的朋友,也許偶爾在看中文網站的時候會碰到這種莫名其妙的現象,所有的中文字變成了破碎無意義的日文半型假名:

FirefoxCrapChar

幾度錯誤嘗試之後,發現問題的癥結又是在於字型,上圖的藝立協快紀,主要預設使用襯線字體(Serif),我用了TestStyle Bookmarklet 把所有元素的字體改成 Sans Serif 之後,畫面就完全正常了。請連到前述 hlb 的網站上,把 Test Style bookmarklet 拖到 Toolbar 上面,按下去之後,輸入:


* { font-family: Sans Serif; }


就可以看到正常畫面了(不過,字體就會變成黑體了)。

2004/12/12

對於輸入法的想像

作者: zonble

Lukhnos 這兩天又搞出(或說,惡搞出)了一個 EzBASIC 模組,而這個模組,可說大大打破了很多人對於輸入法的想像。

EzBASIC 模組的用途是,當您切換到了 EzBASIC 「輸入法」之後,您可以在輸入法當中,直接鍵入一行可以完成的 Basic 程式語言,按下送出按鍵 Enter 之後,就會將這一行程式的執行結果送出。比方說,您可以輸入「PRINT 1+2」,就可以得到結果「3」,您也可以輸入迴圈如「FOR I = 1 TO 10: PRINT *: NEXT」,就會一次輸入十個「*」星號了。也就是,如果您在輸入文字的過程中,需要一些簡單的四則運算,而您又稍微了解一些 BASIC 語言(還記得在台灣有一陣子所謂的「學電腦」,就是在學 BASIC 語言),那麼,您不需要另外啟動計算機程式,在輸入法當中,就可以完成這樣的運算。

不過,當我們還原輸入法最基本的原理,或是我們試圖給輸入法一個最基本的定義的時候,所謂的輸入法,就是將一連串的鍵盤按鍵,解譯、轉換成另外一種結果,或是,在某種狀況之下,電腦可以給與一段文字回應,gugod 前兩天就說過,其實所謂的輸入法不應該稱為是輸入法,而是「輸出法」,重點在當你輸入了什麼東西之後,電腦會「輸出」什麼。

所以,在製作輸入法的時候,所謂的輸入法可以不只是將英數按鍵轉換成中文、日文字碼而已,而是只要是文字的轉換,都是輸入法可以做的事情,而常用的各種轉換工作,除了目前已經完成的簡體與繁體中文轉換之外,還可以包括貨幣匯率的換算(例如打「USD 2000」可以自動換算成台幣),公制與英制單位之間的換算,攝氏與華氏溫度的換算等,中文與漢語或通用拼音的轉換,輸入中文後當成日文漢字取得日文假名拼法(可以當成日文學習工具),有這樣的工具,就可以在寫作的過程中,快速得到需要電腦幫忙換算一下的結果。

另外所有的輸入法,也大概都有選字視窗,選字視窗除了可以用視窗介面呈現之外,也或許可以使用HTML呈現當中的內容,然後開個小瀏覽器顯示,目前許多在 MacOS X 的軟體,也都使用這樣的方式設計使用者介面,例如 Adium 的對話視窗以及 NewsFire 的瀏覽視窗等。這樣設計的話,或許可以有幾項好處,其一是輸入法就可以提供更換面板(skin)或佈景主題(theme)的功能,另外也可以提供超鍊結,自動取得某個字或某個詞彙在 wikipedia 或教育部國語辭典上的解釋。

總之,如果我們將對於輸入法的想像還原到最基本的定義,所謂的輸入法,可以比目前的中文輸入法,做到更多的事情。

標籤: , ,

日本人做的Emacs

作者: gugod

Emacs 一直都有 Carbon 版可以用,我也一向都主要使用 Emacs 來寫程式以及進行文書處理。不過在OS X上面的 Carbon Emacs一直都有個小缺點:輸入法的組字區視窗是獨立出來的。不過直到前幾天發現了S. ZenitaniSourceForge.JP上的MacEmacs計畫,找到了相當不錯的版本。

他們把多建立了幾組內建字型集(FontSet),但仍可以沿用以往的中文環境設定。除此之外,輸入法組字區視窗已經改成On-The-Spot了:

Emacs On-The-Spot IM Buffer

從 Dports 或是其他地方找來的 Emacs,輸入的時候是這樣。

Emacs Standalone IM buffer

真是不錯。